株洲中醫袁曉紅:全方位守護孩子健康,遠離手足口病
2025-03-24 16:29:04
snzyg
在株洲,手足口病是家長們極為關注的兒童常見疾病之一。這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,尤其在夏秋季節高發,常讓家長們憂心忡忡。株洲中醫專家袁曉紅憑借深厚的中醫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,為家長們帶來了全方位的防護與照料要點,助力孩子遠離手足口病的困擾。
一、手足口病的典型癥狀
手足口病主要表現為發熱,口腔、手掌、腳底和臀部出現斑丘疹或皰疹。孩子可能會感到口腔疼痛,影響進食和飲水,部分孩子還可能出現食欲不振、嗜睡、腹瀉等癥狀。如果孩子出現持續高熱、嗜睡、嘔吐、頭痛、呼吸急促等重癥跡象,家長應立即就醫。
二、日常防護與照料要點
(一)飲食調理
袁曉紅強調,手足口病急性期的飲食應以清淡、易消化為主。發病初期可選擇焦米湯、南瓜糊等流質食物,既能補充能量又減少腸道刺激。蘋果煮水可替代果汁,利用果膠保護消化道黏膜。此外,將蒸熟的胡蘿卜、土豆攪打成泥,混合酸奶制成“營養冰淇淋”,既能緩解口腔潰瘍疼痛,又能保證營養攝入。
(二)環境管理
打造“潔凈-舒適”雙防線至關重要。玩具分級消毒,塑料玩具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浸泡,毛絨玩具定期熱水清洗并暴曬。患兒居住房間每日通風,使用空氣凈化器時開啟“兒童模式”。穿著純棉連體衣,避免衣物摩擦皮膚皰疹。
(三)癥狀護理
皮膚護理方面,未破潰的皰疹可涂抹爐甘石洗劑止癢,已破潰處用無菌紗布覆蓋。體溫管理上,低熱期可采用溫毛巾敷額頭聯合足浴促進散熱,高熱期優先使用物理降溫。
(四)行為引導
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,設計“七步洗手闖關游戲”,完成規范洗手步驟后用熒光檢測儀驗證清潔度。制作“病毒大作戰”繪本,讓孩子通過貼紙標記日常消毒行動。康復期避免參與游泳、沙池游戲等群體活動。
三、中醫特色調理
袁曉紅還指出,中醫辨證施治在手足口病的治療中也有獨特優勢。對于肺脾有濕熱的患者,可采用清熱解毒、化濕透邪的方法;如果是濕熱郁蒸,可在醫生指導下用清瘟敗毒飲加減,清氣涼營,解毒化濕。此外,選擇具有清熱解毒、祛濕功效的中藥,配合水煎、熏蒸等方法,能有效緩解小兒皮膚的疼痛和瘙癢。
四、接種疫苗與及時就醫
預防手足口病,接種EV71疫苗是關鍵一步。這種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癥發生率,建議6月齡至5歲的兒童接種。若孩子出現手足口病癥狀,應及時就醫,醫生會根據病情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。
五、案例分享
袁曉紅曾為一名4歲患兒制定非醫療方案,通過環境改造、飲食調整和行為訓練,10天后患兒皮疹消退率達90%,食欲恢復至正常水平。這一案例充分證明了日常細節積累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重要性。
手足口病雖常見,但通過科學的生活干預和中醫特色調理,家長完全可以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安全、更健康的成長環境。袁曉紅提醒,家長應建立“健康周記”,記錄孩子的飲食結構、衛生習慣、活動軌跡,在高發期啟動強化防護程序。讓我們攜手,用愛和智慧守護孩子的健康,讓手足口病無處遁形。